新聞專區
親愛的家長們,您何時才開始注意幼兒的視力保健呢?
你知道嗎?眼睛疾病會引起視力發育障礙,平時並不明顯而未察覺,等上了小學才發現視力有問題,卻已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視力對影響兒童學習效果的重要關鍵,視力如果不好,學童辛苦學習效果也不彰,視力的保健必須要從小做起,要知道視力的發育是從一出生開始,在一至兩歲時快速發育,到了四、五歲時達到高峰,六、七歲時大部分的視力幾乎已發育完成。因此若錯過了這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機才發現問題再來彌補那就太慢了,家長們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大里仁愛醫院眼科主任夏恒健建議,一般兒童即使眼睛沒有明顯的異常,也應在學齡前(約三、四歲時)做一次眼睛的健康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視力方面的問題。視力的發育主要是在出生到六、七歲之間,因此在這段時期,如果眼睛有問題妨礙到視力的發育,又未予以適當的治療,就會造成視力發育不良,叫做弱視。通常此類患者,即使配戴眼鏡,也無法看得像正常人一樣清楚,對日常生活上,學習上,以及工作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弱視的治療必須在視力發育期尚未結束之前進行才有較佳的效果。
弱視發生的原因有可能是斜視及屈光不正引起,屈光不正包括高度近視、遠視、散光或兩眼不等視,弱視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如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角膜混濁等因素阻礙光線在視網膜上的聚焦所引起。弱視通常沒有任何症狀,特別是單眼弱視的兒童,他用視力較好的眼睛看東西表現得和正常視力者沒兩樣,只有經由分別測試兩眼視力,才被察覺出來。
夏醫師表示,眼科門診有國小學童因學校視力檢查不通過,持視力檢查單來醫院看診,檢查結果發現兩眼散光度數三百多度,並且有弱視的現象。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建議學童配眼鏡矯正散光,並且安排弱視訓練,經過5個月的努力治療,學童的弱視已痊癒,目前戴眼鏡的視力兩眼皆可達到1.0。
此時,家長們應注意學童閱讀及近距離用眼的習慣,並定期讓眼科醫師檢查度數及適當的藥物控制治療,早期且長期的視力保健是必要且值得的。
『中華日報』 | 『台灣新生報』 | 『NOWnews』 | 『Yahoo!奇摩新聞』 |
『台灣新生報網』 | 『數位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