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大腸直腸外賴以立主任
63歲程女士陪同抽菸大半輩子的先生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以公費補助進行肺部低輻射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等待過程中在癌篩櫃台發現有糞便潛血檢查,順手就領了糞便篩檢管回家,結果糞便潛血檢查報告竟為「陽性」。程女士回診時由該院大腸直腸外科賴以立主任建議安排大腸鏡檢查,在乙狀結腸發現一個疑似早期癌症病灶,切片結果亦證實為腺癌(大腸癌)。程女士與家人討論之後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切除腫瘤,由自然孔順利取出檢體,術後出院不需要穿著束腹帶,重拾健康生活。
賴以立主任說,大腸癌的致癌機轉目前尚未完全被了解,但環境因素(如抽菸)、基因(家族史)、遺傳變異以及生活方式(飲食等等)都有所關連。大腸的息肉也有轉化為癌症的風險,現行的糞便潛血檢查能幫助找出風險較高的病人來接受大腸鏡,進而迅速診斷並治療。早期大腸癌傳統的剖腹手術已經被微創腹腔鏡手術取代,但微創手術仍需要一個比較大、以取出檢體的傷口,自然孔手術能對適合的病人有所幫助。
賴以立主任為程女士解釋病理組織切片加上基因分析、以及後續電腦斷層的目的。程女士雖然對於這個檢查結果感到難受,但是經過賴醫師的詳細說明,有稍微安心一些。電腦斷層顯示程女士的大腸癌仍在局部,沒有遠處轉移,依現在的科學實證和基因分析的報告不建議使用免疫治療。因此建議目前首選的第一線治療是切除手術,以達到最佳的根治率。
賴以立主任表示,根治手術以微創方式進行,由數個小孔洞穿過肚皮,切除腫瘤、腸子、附屬血管淋巴組織,最後將腸道吻合。可以採用腹腔鏡或是達文西機器人輔助進行,手術費用可由健保給付,病人需自付手術耗材費用。另外,依程女士健康狀況、腫瘤位置與身體結構特徵,可能可以用自然孔洞的途徑取出腫瘤以及附屬組織,這樣肚皮上最大的傷口僅約1公分。
賴以立主任指出,關於手術耗材的選擇,乙狀結腸腫瘤切除吻合手術中,若由自然孔洞的途徑取出檢體,醫師需要在病人體腔內完成腸道吻合的全部過程。舉例說明,微創腹腔鏡的器械像以雙手持烤肉夾,左手夾持肉,右手夾持針;而達文西機械手臂則像以左手三指持肉,右手三指握持針。拿著烤肉夾可能僅能戳肉看熟度,而以手指持針,就能更輕鬆的精準運針、吻合腸道。
賴以立主任提醒,由於年齡增長、大腸黏膜長出息肉仍是演變為大腸癌的主因之一,衛福部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已由50歲降為45歲以上補助篩檢,若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就能有較理想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