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王美英醫師
70歲的曹姓婦人患有慢性腎病變第三期,因為車禍受傷在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做復健,在復健過程中突然出現左大腿及小腿腫脹,會診該院心臟內科王美英醫師發現可能有血栓,建議吃抗凝血劑藥物後稍有改善,但一個月後卻又腫脹復發。王美英醫師經超音波檢查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動脈壓到靜脈,診斷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最嚴重時將引發肺栓塞死亡。王美英醫師與家屬討論後採用微創靜脈支架手術,讓曹姓婦人左腿消腫繼續復健,順利解除一場可能致命的危機。
.jpg)
王美英醫師強調,民眾若要預防「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平時應該加強核心運動、避免久坐臥和適時補充水分。髂靜脈壓迫造成的下肢靜脈高壓初期大多沒有症狀,如果民眾下肢出現不對稱腫痛或是走路不順的情形,建議儘快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發生相關的併發症。
.jpg)
20250909台灣新生報長青保健11全國版.jpg
20250909民時新聞報中部新聞2.jpg
20250909台中日報.jpg
大里人聊天室2.020250908.jpg
附件五_統計_52_7旬婦做復健左腿突劇烈腫脹 禍首竟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