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部 賴淑華 護理師】
病人安全--如何預防跌倒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發生的意外事件,小小的跌倒看似輕微,雖然不全是因病人疾病所引起的,但是往往因為「跌倒」的事件,所導致的傷害不亞於疾病本身,輕者為擦撞、瘀腫或撕裂傷,重者則可能骨折或內出血;跌倒也是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對病人的健康與生命有一定程度的威脅,也會造成病人疾病以外的二次傷害。跌倒除了導致病人身心的壓力過大、精神方面的緊張與不安及增加醫療成本外,也會因心理上害怕跌倒,而使得病人畏縮、自我設限而不敢外出,有時連吃飯、洗澡或穿衣,都要人幫忙,進而逐漸演變成失能,影響到醫療品質與病人對醫療專業的信賴。因此預防跌倒事件發生,確保病人的安全是非常重要。
哪些人最容易跌倒:
- 年齡大於超過 65 歲,曾經跌倒,走路不穩,沒有家人在旁照顧者。
- 健康狀況差加上長期住院,如貧血、虛弱、營養不良、姿勢性低血壓。
- 精神狀況缺失,包括定向不良、喪失意識(昏厥或癲癇發作)。
- 感覺缺失,如:失明、失聰、暈眩。
- 有睡眠障礙的情況、服用影響意識或活動之藥物,如利尿劑、輕瀉劑、鎮靜安眠藥、止痛藥或心血管用藥。
- 手術或麻醉後,穿著過長容易踩到或絆倒之衣褲,下床如廁未穿防滑鞋。
- 環境因素:如放置危險物、地板滑、物品散亂導致絆倒。
如何預防跌倒:
- 時時保持地面乾燥。
- 針對地面裸露之電線加裝壓條,預防病患或治療人員勾到而造成跌倒危險。
- 病房內的醫療設備如有損壞或使用不便時,請立即通知護理人員予以處理。
- 物品應整理好或收於櫃內,勿隨意置於地面上,以利走寬敞防跌倒。
- 病人常移動的路線與空間,地板上避免打上亮光臘,減少滑倒的可能性。
- 平日可多使用病房提供之輪椅、手扙、助行器等輔助用具,以協助患者之活動,如使用上有不熟練之處請隨時請護理人員協助。
- 若病患因躁動而施予保護性約束時,勿擅自將約束帶鬆手或留下病患獨處。
- 下床時以及服藥後(例如安眠藥、降壓藥),若感到頭暈、軟弱無力,下床前先於床緣坐3-5分鐘後再活動,並請家屬陪伴。
- 平日應將叫人鈴放置於病患隨手可拿的地方,當需要任何協助而無家屬在旁,可立即以叫人鈴通知護理人員。
- 若陪伴人員不在床邊,應將常用物品放置在病患隨手可拿之處。
- 夜間需保留燈光,保持廁所前燈,以利照明。
- 對於活動不便,跌倒高危群患者應隨時將床欄拉起,若要下床也應將床欄拉下,勿自行翻越。
- 在更衣室、廁所內加裝止滑墊、支撐扶手,並設置緊急求救鈴。
『跌倒』是常發生在任何場所、任何情境下,而有效的跌倒預防措施,除需醫護人員的確實執行外,也需病患及家屬的配合,故大家對於預防跌倒上應有多一份的認識與準備。
如何在家中預防跌倒,以下有幾點建議:
- 下床或改變姿勢時,應採漸進式且動作要放慢。
- 請穿著大小合宜的衣褲,鞋子要大小合適、平穩、防滑、低跟,若鞋底磨損應更換。
- 睡前減少飲水量,並排空膀胱。
- 在臥室、樓梯、走道、廁所應留一盞燈,以預防夜間下床因照明不佳而跌倒。
- 浴室、廁所可加裝扶手,並放置防滑墊;馬桶的高度不宜太低,以免老人們因坐起不易而跌倒。
- 避免使用光滑的地板,或在地板上打一層防滑蠟。
- 桌腳和床腳加裝止滑墊,防止桌/床的移動。
- 時常清理地上雜物。
- 床高應維持40-65公分,儘量備有雙側床欄或有保護設備。
預防病人跌倒的防範措施,是整個跌倒預防的重點,醫療人員能夠加強做好跌倒的評估及預防,使預防知識能夠應用於病人及家屬的衛教上,而病患也能夠配合醫療人員的指導,特別是要針對不願意尋求他人協助的病患,予以衛教預防跌倒的重要性,告知跌倒的危險性,導正其認知,才能將「病人跌倒」發生率降至最低。 |
誠心提醒您,詳細的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歡迎您與我們的醫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