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一般人對菸的傷害可能認為是對肺部的損傷,或是吸菸會得肺癌;其實吸菸不但對肺部傷害,而且是全身的毒物,吸菸所導致的癌症,也不只是肺癌。吸菸者平均比一般人減少十三至十四年的壽命。全球每年有五百萬人死於菸害: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死於菸害,即使所有吸菸者馬上戒菸,二十年後仍有約二十萬人死於菸害,可見菸害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
菸本身含有七千多種化學物質,香菸燃燒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四千八百六十八種物質,其中已知致癌物質超過七十種。主要成分為尼古丁(又稱為菸鹼,為精神作用物質,是造成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等各種心臟血管疾病的因素。會造成心理依賴、生理依賴,減少使用或停止使用時會經常造成戒斷症狀 )。一氧化碳一般正常人血中約1%以下,然而吸菸者卻可高達15%,平均也在5%左右,使得輸送氧氣的血紅素量減少,動脈內層對膽固醇的滲透也增加,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狹心症、血栓症、冠狀動脈病變。刺激物質有氨、甲醛等常導致反覆性的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致癌物質有氨基甲酸乙脂、甲苯胺、氯乙烯、焦油等。
二手菸為不吸菸者被強迫吸入的菸草燃燒物,又稱「被動吸菸」或「非自願性吸菸」,定期吸入二手菸者,罹患心臟病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一倍;三手菸是吸菸者雖然離開現場,但會將有毒物質留在環境中或吸附在吸菸者的衣服而帶回家中,傷害家人。
肺癌是最早被發現吸菸有關的癌症,子宮頸鱗狀細胞癌也被證實與吸菸有關,與吸菸有關的肺部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氣腫;吸菸會導致主動脈瘤的發生,粥狀血管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糖尿病吸菸者的胰島素需求量增加,吸菸導致血壓上升、血糖上升及血脂上升造成三高;吸菸女性會延遲懷孕,同時二手菸也是危險因子:吸菸會使男性精蟲減少,降低活動力,在吸菸者常見是長皺紋皮膚病變、消化性潰瘍及食道逆流是吸菸對消化系統常見傷害。吸菸者常導致骨質疏鬆,引發骨折的現象,吸菸有抗雌激素作用,引發提早停經,吸菸者常發生牙周病,還會造成吸菸者黑色素沉著。
越早戒菸越好,如果在35歲以前戒菸,罹患吸菸有關的危險因素將會和正常人一樣。即使到60至69歲的年齡層,戒菸仍有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即使到70歲以上也一樣。只要戒菸兩個星期肺功能就可以增加,戒菸一年心臟病就會減少一半,所以即刻戒菸永遠不會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