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到底什麼是椎間盤突出呢?: |
人體的脊椎是由一個一個的脊椎骨所連結而成的,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會有軟骨做為支撐力量的緩衝,這個軟骨就稱之為椎間盤,當軟骨承受的力量過大或是老化、退化,就會使椎間盤突出來而壓迫到周圍的神經,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腰椎,就會產生坐骨神經痛,並且最常出現在人體的第四與第五腰椎之間,以及第五腰椎與薦椎之間,這個部位剛好是下肢神經通過的地方,所以嚴重一點的都會使下肢神經受壓迫,而出現行動不便的現象。 椎間盤突出造成的腰背疼痛,和肌膜炎引起的腰酸背痛不一樣;它不只侷限在腰背部,還會傳達到臀部、大腿、以及小腿,同時常伴隨著腳麻和腳無力,甚至會有小便困難,便秘等症狀。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許多,如:搬重物用力不當、長期姿勢不正確、懷孕中後期壓迫、腰背部受重力撞擊…等,機械性因素所引起。 |
哪些人是椎間盤突出的高危險群? |
1. 需要久站:護士、專櫃小姐、美容師、老師...。 2. 久坐者:如上班族、電腦操作員...。 3. 經常需要彎腰提重物者如:搬家工人、常需搬運貨品的人、家庭主婦...。 4. 體育選手,如需要做舉重、跳躍、騰空翻滾等動作的選手、演員...。 5. 孕婦:懷孕後期因為肚子負荷過重的...。 6. 肥胖。 以上這些人都比較容易因為腰部脊椎需要長時間承受上半身身體的重量,或是瞬間承受重量於腰部脊椎,剛開始時可能只是一般的下背痛,或是腰酸背痛,長久以來都不去理會、調整姿勢,或是做有效的緩和腰椎的動作,長期下來就會演變成椎間盤突出。 在治療上,通常起初的腰椎疼痛,大部分的患者只要充分臥床休息約兩個星期即可恢復,但是一些較嚴重的壓迫或老化所造成的突出,可能就需要靠手術來治療了,過去雖然有些病患不願意開刀,會選擇吃止痛藥或消炎藥,但那都只是暫時的緩解,並且大部分的情況都會越拖壓迫越厲害,最後導致影響到下肢的行動,事實上,只要曾經罹患過這類疾病的患者,復發機率都相當高,要如何有效的預防就要靠日常的維護,學習正確的站姿、坐姿與提舉重物的方法,都可以減緩腰椎的受力,避免腰酸背痛。一般在臨床上的處理,症狀輕微者可藉復健及日常保健來幫助恢復與緩解。 |
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如下: |
1. | 床舖應軟硬適中。最好是在木板床上加舖一個約10公分厚的床墊。 |
2. | 臥床時雙膝下方置放枕頭,避免俯臥。如果側躺時,髖關節宜彎曲,並在兩膝間加放枕頭。 |
3. | 不可坐太柔軟的沙發或無靠背之椅子,需保持上身垂直。 |
4. | 椅子過高時,應在雙足下墊放小凳或採雙腿交叉之坐姿。 |
5. | 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可以最好能將腰椎的部位緊靠著椅背,如果靠不到可以在腳下放一個矮凳,將腳放在上面,讓大腿與小腿呈90度角;如果椅子的角度不舒適,不妨墊一個護腰的靠墊,讓整個腰有倚靠,使腰椎獲得支撐。 |
6. | 站立時雙足分開以減輕身體承重的力量;需久站時,可將一隻腳踏在一個小凳子上,可有效緩和長時間站立時腰椎的受力。 |
7. | 應儘量避免穿高跟鞋。 |
8. | 走路時抬頭挺胸。 |
9. | 搬提物品的時候,東西應儘量靠近身體,置於大約腰間的高度,才能夠減輕並正確使力;並避免一側之物品過重,導致軀幹傾斜。 |
10. | 欲抬高或撿拾地面上之物體時,保持上身垂直,慢慢蹲下,利用雙手拿物,藉雙腳由彎曲而伸直時抬高或撿拾物品正確舉起重物的方法是:你必須先將身體蹲下來,與物品同高時,再將物品提起連同上身直立的站起。 |
11. | 平日避免激烈之彎腰或扭腰的動作。 |
12. | 如果從事的是粗重工作,或需時常彎腰提重物者,最好能改變職業。 |
13. | 減輕體重。 |
14. | 平時可以多做一些腰肌與背肌的伸展運動,訓練自己的柔軟度與肌肉耐力都有助於預防腰椎的傷害。 |
有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平時該注意: |
1. | 最好不要睡太軟的床,可以選擇能夠是當支撐脊椎的人體工學床墊或是硬板床。 |
2. | 下床時也不要直接從床上坐起,最好能將身體挪到床緣,向外側臥,將腳彎曲踩到地後,再用手支撐將身體慢慢側身坐起。 |
3. | 如果是在復健期間者,有穿著背架者,最好也能在起床後就立即穿上,並且持續穿 2-3個月。 |
4. | 工作時要注意休息,不要同一個姿勢太久,避免自己的頸椎、腰椎過度勞累。 |
5. | 游泳是對椎間盤突出患者最好的運動,因為游泳時脊椎不要承擔來自於身體的重量,又可以藉此強化腿部與腰力,對腰椎曾受過傷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