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痔瘡是一種相當惱人的疾病,雖然不會致命,但是因為常常會有疼痛、流血及脫出等症狀,令人不勝其擾。 俗語說『十男九痔』,更顯示出其普遍性,其實不只男性易得痔瘡,女性得到痔瘡的比率也非常高。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由於人們吃的食物大多過於精緻,缺乏足夠的纖維質,導致時常發生便秘,解便時需要非常用力,再加上缺乏適度運動,久坐、久站及經常失眠,使得痔瘡的患者越來越多。連女性患者也越見增加,在門診常常看到懷孕的婦女,挺著大肚子卻又為痔瘡所苦,令人極為不忍。 痔瘡之成因乃來自於肛門附近的結締組織鬆弛,使得痔瘡靜脈叢曲張所引起,除了遺傳及體質因素外,便秘、久坐、久站、失眠、飲酒及食用辛辣和油炸的食物,都容易使痔瘡變得更為嚴重。依其在肛門齒狀線之內外位置,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兩類。位置在齒狀線以內的痔瘡,我們稱之為內痔;而位於齒狀線以外的痔瘡,則稱為外痔,通常內痔比較容易出血,而外痔則比較會疼痛。如果痔瘡內血管為血栓所堵塞,可導致痔瘡急速變大變硬,疼痛不堪,則稱為血栓性痔瘡。 內痔依其嚴重程度又可分為4級 對於痔瘡之治療方法很多,電燒、硬化劑注射及冷凍治療等,因為併發症較多,現在已經少有醫療院所使用。而對於較輕微的1、2級痔瘡,通常可給予軟便劑服用及局部藥物塗抹,同時建議多喝水及多吃高纖食物以避免便秘,便後以溫水沖洗,症狀多會改善。至於散在性的內痔,則可使用橡皮筋綑綁枯痔法,使之壞死脫落。而對於較嚴重之3、4級痔瘡,最好是選擇手術切除,可使痔瘡再發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目前的痔瘡手術是利用半身麻醉進行,手術時間約30分鐘,住院只要2~3日,術後約1個月左右即可完全痊癒,相當方便安全。 近幾年更發展出痔瘡手術的新療法─痔瘡環狀切除術,它是利用環狀切除器於肛門齒狀線以內將痔瘡做整圈切除,因為齒狀線以內的腸道神經分佈是屬於內臟神經,對於疼痛較不敏感,因此術後較不容易產生嚴重疼痛,同時術後肛門出血的併發症也大為減少,對於脫出及出血性內痔而言,是相當理想的療法,不過因為目前健保不給付環狀切除器的費用,因此這部分的費用必須自費負擔。 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少吃辣、少飲酒、多高纖 、多沖泡,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免於痔瘡的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