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乾癬俗稱牛皮癬,是一個真皮層慢性發炎的疾病。由於真皮層的發炎,刺激了病灶上層角質層代謝的加速,因此會於病灶處表面產生很多如頭皮屑般的小屑屑,這就是病灶角質層代謝速度快於旁邊正常皮膚所導致。這樣的臨床特色,也讓這個疾病在大陸地區又稱做”銀屑病”。
乾癬的臨床表現與成因乾癬臨床上可分為五大類表現:一、尋常型乾癬;二、水疱型乾癬;三、膿疱型乾癬;四、紅皮症型乾癬;五、乾癬性指甲病變。乾癬雖然不會影響到內臟器,但少數的病患,不僅皮膚受到影響,連指甲及關節也受到侵犯。臨床上,只要乾癬病患身上有任何關節發炎的表現,則稱做乾癬性關節炎。乾癬的發生,不是因為傳染或吃到不該吃的食物所造成,主要是因為自身帶了乾癬的基因,到了某個時間點,某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就引發疾病的表現,所以不用擔心這疾病傳染給我們,或吃了不該吃的食物而導致疾病發生或惡化。
乾癬如何治療?如果乾癬侵犯的皮膚範圍小於全身體表面積10%以下,多以局部塗抹的不含類固醇的專門抗乾癬藥膏與紫外線照光治療為主。一但皮膚侵犯面積超過體表面積的10%以上,或即使皮膚病灶只有一點點卻合併關節炎的發生,此時便會建議病患到風濕免疫科接受全身性免疫調節藥物的治療,否則時間一久,將會發生不可逆的關節變形。隨著對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的發炎機轉越來越多的了解,類固醇早已不建議使用在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抗代謝機轉或抑制發炎因子生成的免疫調節藥,如:Methotrexate(葉酸代謝拮抗劑)、Leflunomide(免疫抑制劑)、Cyclosporin-A(環孢靈,免疫抑制劑),以及最新的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TNF-α antagonist)。這些藥物原本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因為對大範圍的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效果很好,所以目前國際上治療大範圍乾癬都不再以類固醇藥膏或口服類固醇為治療藥物,而是以這些免疫調節藥,免疫抑制劑為第一線的用藥。
最後要強調一點,乾癬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斷根”。然而在目前西醫的正規治療上,卻是有很好的藥物可以讓症狀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回復到一般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千萬別聽信沒有根據的偏方或服用來源不明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