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我家寶寶已經十個月了,怎麼還不會爬?” “ 醫師,我家小孩已經一歲半了,怎麼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會不會有問題?”
常常有父母擔心自己小孩發展比別人慢半拍,在兒科門診提出這些問題來問小兒科醫師。 何謂發展遲緩兒童 ?
發展遲緩兒童係指六歲以前兒童,因各種原因(包括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生理疾病、心理社會環境等)所導致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落後或異常之兒童。 而落後或異常是指這些兒童與同齡正常兒童比較,在發展領域有20%落後或在發展測驗上有大於或等於2個標準偏差落後時稱之。 這些發展遲緩之特殊兒童,需要接受早期療育服務(兒童福利法施行細則第1條)。 發育遲緩是常見的兒科問題,發生率在學前兒童佔5%~10%,而這些九成是輕度或中度遲緩。
如何自行評估自己小孩有否比別人慢半拍? 可以從四個方面(粗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會行為)來評估,以下列出表格給父母參考:
實足年齡
|
粗動作
|
精細動作
|
語言
|
社會行為
|
三月
|
不會趴著以撐起上半身
|
不會主動打開手掌
|
不會笑或發出聲音
|
對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沒有特別反應
|
六月
|
無法獨坐
|
不會將物品一手移到另一手
|
不會將頭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
|
移開他喜愛的玩具不會有反應
|
九月
|
不會扶著站立
|
不會用拇指和食指取物
|
不會重覆發出ㄅㄚ、ㄇㄚ、ㄉㄚ等單音
|
遊戲時,大人把臉遮住再出現時,寶寶沒有高興的反應
|
一歲
|
不會扶著走路
|
不會拍手
|
不會說出一、兩個有意義字
|
大人教他動作 (如拜拜手勢)寶寶沒有反應
|
一歲半
|
不會獨立自行走
|
不會在紙上亂畫
|
不會說出三個以上有意義的字
|
不會模仿大人的動作
|
二歲
|
不會跑
|
不會疊5塊積木(2.5公分立方體)
|
不會正確指認身體三個部位
|
對人沒有視線接觸
|
二歲半
|
不會雙腳原地跳
|
不會一頁一頁翻書
|
不會正確指認至少六個身體部位
|
遊戲時,不會和同伴有互動關係
|
三歲
|
不會瞬間單腳站立
|
不會疊8塊積木或畫直線
|
不會問句問話
|
叫寶寶姓名沒有反應
|
五歲
|
無法以腳跟接腳尖走直線
|
不會畫十字
|
不會從1數到10
|
不會認字或認顏色
|
六歲
|
不會雙腳輪流跳著跑
|
不會模仿寫簡單的字(如:大、小、日、月)
|
無法與人簡單對話
|
對拒絕遵守團體規律,無法和小朋友一起融入玩耍
|
|
註: |
以上這些項目只是提供一些簡易的方式來看自己小孩有否發展方的問題,有否發展遲緩還是要經由小兒神經或行為發展專家來評估與鑑定。 |
如何早期發現發展遲緩兒童?
1. |
邀家長及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兒童的發展監測。 |
2. |
醫療史及發展史的評估。 |
3. |
理學及神經學檢查評估。 |
|
(一) |
連續發展篩檢及追蹤。 |
|
|
四類功能分類的發展遲緩兒童 |
|
|
認知發展遲緩:如智障、學習障礙或唐氏症等。 |
|
|
運動發展遲緩:如腦性麻痺或唐氏症等。 |
|
|
語言發展遲緩:如發展性語言障礙等。 |
|
|
社會性發展遲緩:如自閉症、過動症、身心受創的兒童及其他。 |
|
(二) |
早期診斷發展遲緩兒童可能遇到的困難 |
|
|
1. |
家長平常較注意兒童急性症狀。 |
|
|
2. |
語言發展遲、弱視、過動很難在二~三歲前發現,而學習障礙很少在入學前發現。 |
|
|
3. |
兒童發展遲緩會影響到很多的領域(生理、認知、運動、感覺、語言溝通、心理社會、生活自
理技能等),家長顧此失彼。 |
|
|
4. |
發展遲緩兒童的評估與療育可能需要不同專業的共同整合參與,專業間的意見可能整合不易。 |
|
|
5. |
到目前為止國內尚無單一完整涵蓋發展遲緩兒童所有發展領域的鑑定工具。 |
何謂早期療育?
對於發展遲緩兒童,及早診斷和介入療育服務,是相當重要的一件工作。從出生到六歲是人類發展最重要及快速的時期,我們希望透過此時期的介入治療與復健服務來奠定將來一生發展的基石。此外,及早的介入除了可以協助孩子的發展更趨正常外,還可以減輕日後家庭與社會的負擔。早期療育是一種人性化、主動而完整的服務,並不是由任何單一個專業領域的工作人員可完成的,需利用各專業整合性的服務將介入的方法融入個人的家庭與學校生活之中,需要的人員極為廣泛,如:特殊教育老師、小兒科或小兒神經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復健治療師、聽語治療師、社工師‥等大家通力配合來完成。此外,還必須有政府部門及學校、醫療機構、民間團體組織或協會‥等行政體系支持,提供各項服務規畫、建構聯合網路的服務系統,才能真正落實及提供有效的服務。
結語
發展遲緩兒童並不等於殘障兒童,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也不等於兒童復健或特殊教育,而是孩子發展中適才適性的陪伴過程,藉由各跨專業領域的合作,並且考量家庭與社區為基礎,達成終生自主成長的生涯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