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的季節,天氣變化大,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根據衛生署的公告,96年國人十大死亡的原因,腦中風就排名在第三位。腦中風造成的死亡率高達15%以上,僅有10%的患者活動可以恢復,另外75%左右的患者必須仰賴他人照顧,其造成的後遺症,包括智能、肢體的平衡,甚至意識在內的多種殘障,使得中風的病人在治療、照顧、復健及安置等問題上極為複雜,而且成為家庭與社會沉重負擔。
一、什麼是腦中風:
腦中風通常發病突然,幾乎沒有什麼徵兆,所以又被稱為腦血管意外。腦是身體最複雜的器官,掌管我們的思想、情感、語言、動作…等,一旦腦血管破裂或阻塞,所引起的出血或者血流不暢,導致需依靠這條血管供給血液及營養的腦組織受損,造成腦細胞受到傷害,腦部部分失去功能而留下的神經症狀包括肢體麻痺(半身不遂)、感覺異常、意識模糊、昏迷、言語不清、嘴歪、眼斜、流口水、暈眩、嘔吐、步態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時有效醫治,則病情會越趨嚴重。
二、腦中風的種類:
- 缺血性腦中風(又稱為腦梗塞):供給營養給腦組織的動脈發生阻塞,造成腦部缺血,其阻塞的原因又分為腦血栓及腦栓塞兩種。
- 出血性腦中風(又稱為腦溢血):血管破裂引起顱內出血又分為腦內出血及蜘蛛膜下腔出血兩種。
- 暫時性腦缺血(又稱為小中風):腦部暫時缺血引起局部神經症狀,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症狀可以完全恢復,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警告訊號,短期內產生嚴重中風的比例非常的高,應儘速就醫。
三、住院治療的目的:
已損害的腦神經是無法再恢復的,住院治療是為了預防中風範圍擴大、避免症狀加劇,早期復健及預防再發。
四、那些是中風的危險因子:
(一)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
- 年齡:腦中風發生在65歲以後。
- 性別:男性>女性。
- 種族:華人較好發腦內的頸動脈或大腦動脈粥狀硬化狹窄。
- 氣候:冬天的腦中風發生率較高。
- 遺傳。
(二) 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
- 高血壓:是腦中風最危險的因素。高血壓沒有適當治療,會對心臟、腦部血管造成負擔,發生動脈硬化,如果腦血管受不了上升的血壓,易引起腦血管破裂。
- 糖尿病:會加速血管壁的增厚及硬化產生血管病變,而引起腦梗塞,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126mg/dl。
- 心臟病:有心臟瓣膜疾病和心率不整(心房震顫)的患者,容易在心臟內形成血栓,若流動至腦部則造成腦梗塞。
- 抽菸:增加腦中風相對危險性2~4倍。
- 高血脂:是血管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低密度的膽固醇會促進血管硬化;而高密度膽固醇者,卻反而有保護作用。
- 肥胖:會使血壓增高、膽固醇、血糖、尿酸增高,而增加心血管及腦血管的死亡率。
五、腦中風治療原則:
- 依不同種類的中風,給予不同治療:
治療的黃金時間為3~6小時,但有時腦中風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而使病人採取觀望態度而錯失良機。住院後可能治療有血栓溶解劑、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製劑、降腦壓藥物、血壓及血糖控制、加護病房特殊治療。
- 預防再次中風發生:
- 遵照醫師的處方服藥好好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肪(不隨意停藥是很重要的原則)。
- 均衡的飲食:採三少一多---鹽少、糖少、油少、多補充水份。
- 戒菸、戒酒可有效預防。
- 保持情緒的穩定
- 多運動持之以恆進行,注意以下事項:(1)運動前確實的暖身運動(2)在體能可忍受的範圍內運動(3)慢慢地減速再停止運動(4)運動後應等待流汗停止後再沐浴,且最好採用溫水。
- 病況穩定後,盡早開始復健治療:
- 剛開始腦中風急性期的復健治療採保守性復健治療。
- 進入積極性復健治療期,缺血性腦中風5~7天開始,出血性腦中風10~14天開始。
- 中風後3~6個月是黃金治療期。
- 中風6個月以後為慢性復健治療期。
|
誠心提醒您,詳細的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歡迎您與我們的醫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