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名稱: 便利穿刺衣
二、創作單位: 血液透析室
三、作品性質: 本院首創
四、創作動機:
在血液透析中心,病患每週須來院三次,每次需要靜脈穿刺兩次以利完成清除血液中的廢物。而動靜脈瘻管堪稱為病患的生命線,視為「第二生命」。要維護血流的通暢,首重在避免壓迫血管。病患在準備靜脈穿刺之前,須把衣袖往上捲,露出靜脈穿刺部位,以利消毒和穿刺,此時反摺多層的衣袖,形成有如約束帶,綁住了血管通路,造成血管壓迫。血管血流一旦受阻變慢,甚至血管完全阻塞,影響血管血流暢通性及壽命,進而影響血管再造率及醫療成本。因此,為了讓病患的血管通路,在透析過程中,不被外在因素形成壓力,影響血管血流的通暢,故本小組集思廣義,設計出此作品,盼能促進病人舒適及管路的安全性。
五、文獻查證與學理依據生的原因:
尿毒症是腎功能極度衰竭所引起的症候群。在台灣,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血液透析,又稱「洗腎」。主要是利用人工透析器把體內的廢物清除到體外。因為需要把病人的血液輸送到人工透析器中,所以在病人體內建立一條血管通路,稱為動靜脈瘻管。此瘻管是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線,平時應注意有否沙沙的血流聲,並時常教導病人不可在瘻管外施加任何壓力,例如穿著緊身衣、衣袖反摺多層束縛血管等等。因施加壓力會使血流量減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血栓若形成,其造成的後果:1.有小血栓可能變成纖維性組織,使血管永久堵塞即纖維化,並增加血栓靜脈炎的機率,更降低尿毒症病人動靜脈瘻管的壽命。2.若血栓繼續進行易造成血管阻塞,影響透析過程及品質。3.血栓可能脫離血管壁引起栓塞,進而造成透析併發症的危險性。
六、創新設計流程:
(一)原案流程: |
1. |
病患在準備靜脈穿刺之前,必須把衣袖往上捲,以紙膠固定,露出靜脈穿刺部位。 |
2. |
缺點:
(1) |
多層的衣袖束縛在血管上方,會壓迫到血管,影響血流量。 |
(2) |
長期施加壓力會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 |
|
(二)新案流程: |
1. |
製作材料:
(1) |
請病人選擇常穿的長袖上衣一件。 |
(2) |
拉鍊一條,配合衣袖長度剪裁。 |
|
2. |
製作過程:
(1) |
將袖子側邊由袖口到肩膀對剪開。 |
(2) |
使用等長拉鍊車縫在剪開的衣袖,即可完成。 |
|
3. |
優點:
(1) |
要使用時,將拉鍊拉開即可露出血管部位,方便穿刺及觀察。 |
(2) |
製作成本低廉,每件約50元。 |
|
七、成果展現:
(一)病人部份:
當病患在進行血液透析時,若穿著長袖厚重衣服時,為方便執行醫療處置,需將衣袖反摺拉高,裸露穿刺部位,故易造成血管血流不順、或透析中靜脈壓升高及血栓形成的危險性。故依血管通路的部位,〝拉鍊〞即可製作在該部位上方,不需將袖口反摺多層,只需將袖口拉鍊拉開即可看到血管通路,既不會壓迫也不會傷害到血管,進而增進病患血液透析過程之舒適及安全性,如圖一。

(二)醫療照護人員部份:
醫療照護人員在執行血液透析前,可容易拉開衣袖進行穿刺,在透析過程中易於觀察血管通路是否有紅、腫、熱、痛、有無膿性分泌物、發燒等感染症狀並做立即性處理,對於照護品質提升是有助益的。

(三)推廣性及實用性:
其專業適用符合需長期執行血管穿刺,以因應醫療處置如血液透析、化療等病患;或因應長期藥物治療患者須放置長期導管,如中心靜脈導管、永久雙腔導管、人工血管(Port-A)等,僅需將領口拉鏈拉開,即可看到血管通路,如圖二,其具推廣價值的效益。製作成本低廉,並可重複長期使用,使用操作上簡單、便利,評估效益大,故予推廣使用。也讓病人了解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血液透析,進而增加病人的安全感、降低病人的不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