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照明充足且適當 |
|
老人家通常勤儉持家一路走來,為了節約能源,家中電燈照明能省則省,常會讓自己處於危險狀態。年長者有時夜間又有頻尿情形,加上瞳孔調節緩慢、視力不良,便需要來來回回摸黑下床如廁,增加更多跌倒碰撞的可能性。
當然太過刺眼的光線,或是反光傢俱及地板,也影響到長輩視線的清晰及舒適,而影響其活動的安全。因此,室內足夠且適當的照明就很重要,特別在樓梯間以及房間到浴廁的這一段距離。夜晚則儘可能留一盞柔和的小燈,或採用感應式夜燈,以增加夜間活動的安全性。 |
二、 |
地板乾淨無障礙 |
|
潮濕的地板,特別是浴室及廚房,常是最容易導致滑倒的因素,因此,保持地板乾淨乾燥亦是預防跌倒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全屋要舖上止滑地墊有困難,至少需於浴室或者樓梯使用非拋光材質地板或貼上止滑條。
地面上也避免堆放雜物,儘可能讓所有物品皆有固定收納的櫃子,使地板盡量淨空。許多個案都是因為不慎踩到或絆到放置於地上的物品,重心不穩而跌倒,如臉盆、拖鞋、紙箱、電線…。甚至曾有一位個案就是被掉落於床邊的枕頭所絆倒,因而導致骨折緊急送醫開刀。
許多房室之間的門檻及地板接縫處也是長輩在室內活動時的一大障礙。老人家關節功能退化,走路時腳步無法提高,且單腳支撐的力量也不足,很容易在門檻處或地板接縫處絆倒。一般建議門檻超過3公分者,應予以去除,而地板接縫大於0.2公分也應施做接縫處理。 |
三、 |
傢俱選擇多注意 |
|
佈置家中環境時,選擇傢俱是一門大學問。除了考慮實用性及是否美觀,在有幼兒的家裡,家長都會注意到去除尖銳綾角,避免幼兒碰撞,然而在有長輩的住家相同也應注意到這些細節。若無法選擇邊緣較圓滑的傢俱,或既有之傢俱已經無法改變,也可利用市面上所販售的護條或泡棉,貼在尖銳稜角處,使其在跌倒碰撞時不至於產生重大的外傷。
此外,有輪子的傢俱、太低或太軟的沙發、沒有扶手的椅子、太高的櫃子,都會造成長輩在活動及居家生活上的障礙而導致受傷的危險。因此,傢俱的輪子應盡量予以去除,太低或太軟的沙發則可利用較厚、較硬的坐墊加以墊高,椅子加裝扶手,而平日常用的物品則可擺放在老人家身高以下的位置。如此,則可使生活空間更便利安全。 |
四、 |
輔具利用最貼心 |
|
在長輩經常走過的動線、床頭旁邊、及浴室內、馬桶、浴缸旁,應裝設堅固的扶手。扶手的用處除了可以在活動時增加腿部的支撐力之外,還可以在走累、腿部酸痛或關節疼痛時稍作休息,且在即將跌倒時便於隨手抓握,也有助於避免嚴重傷害的發生。
浴室中可擺放洗澡椅,便於淋浴使用,盡量避免使用浴缸,一則浴缸高度跨越不易,二則內槽濕滑容易摔跤。房間也可擺放活動式便器,避免夜間往返廁所增加危險性。必要時則請復健師評估以購置適當的活動輔具,並需放置在床邊隨手可得之處以便長輩取用。 |
五、 |
住屋空間要便利 |
|
獨自居住的老人家,一般以有電梯的大樓較佳,甚至可以煩請大樓管理員定時協助探視,避免發生意外而無人知曉,錯過緊急就醫的時間。若是有樓梯的透天厝,則長輩房間應儘可能安排靠近日常起居及用餐的樓層,以減少上下樓梯的需求。階梯的高度建議不超過15公分,階梯高度一致,且踏面也至少需25~30公分,扶手要堅固牢靠,才能逐步穩踏,減少失足的危險。 |
六、 |
衣著鞋襪穿合宜 |
|
一般長輩喜歡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但要注意避免衣物穿久過度鬆垮導致活動不方便。再者,許多長輩足部循環不佳,足部末梢易覺冰冷,習慣穿上襪子以保暖,故請務必準備防滑效果較佳的襪子,並提醒穿上鞋子。室內拖鞋宜選合腳者,因拖鞋後跟過長,則易致雙腳互絆而跌倒,而鞋子老舊底部耗損,摩擦力減弱,也容易造成滑倒的危險。因此,選擇適當合宜的衣著及鞋襪,也是預防長輩跌倒的重要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