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張、忙碌,生活作息不正常,又加上疲於應酬或是化學藥物的使用過度,很容易造成肝臟的負擔加重,同時台灣地區又屬於B型肝炎的高盛行區。您注意到自己肝臟的健康狀況了嗎?肝臟,這個沉默寡言的器官,通常不會向你訴苦,提醒你它的辛勞,但如果能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並配合超音波或是血管攝影,便可以早期發現肝臟的毛病,甚至是肝腫瘤的存在。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臟器,也是一個功能複雜的器官,除了代謝蛋白質、脂肪、醣類外,還有將毒素分解並排泄,造血及製造凝固因子以及防禦等功能,因此肝功能檢驗的項目也是五花八門,醫師會視情況選擇合適的項目來進行肝功能的評估。
肝功能檢驗項目簡單歸類如下:
肝功能(肝發炎)指數
一般民眾最為熟知的就是麩胺酸苯醋酸轉氨基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又稱GOT)及麩胺酸丙酮酸轉氨基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又稱 GPT),而GOT主要存在於肝臟、心肌,骨骼肌及紅血球中,心肌梗塞時也會增加。GPT則主要存在於肝臟,這兩種酵素會因肝臟細胞受到藥物、酒精或病毒的破壞而釋放到血液中。因此,抽血檢查可知肝細胞受損的程度。然而肝功能指數不應做為肝功能正常與否的絕對指標,B型肝炎帶原者、肝硬化甚至肝癌早期的病人也可能出現指數正常的情況。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也提醒:GOT、GPT數值的高低,與肝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並未有一定的關係,須綜合臨床資料及實驗數據才能作出判斷。 一般參考值為:GOT:10 – 35 U / L ;GPT:3 – 30 U / L。 膽紅素(bilirubin) 紅血球老化後,經由脾臟破壞,所釋出的血紅素在肝臟進行處理形成膽紅素,再進入膽汁並由膽管注入腸道,最後與糞便一起排出,糞便的顏色就是膽紅素進一步形成的糞膽素所造成的。膽紅素有兩種:可溶於水的直接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D-Bil)及不溶於水的間接膽紅素(Indirect bilirubin),兩者合稱為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液中膽紅素過高就會產生黃疸(juandice)的症狀。臨床上以測定總膽紅素及直接膽紅素來診斷肝細胞受損、膽管阻塞或是溶血性疾病的情況。如果T-Bil及D-Bil皆升高,表示肝細胞受損或膽管、膽囊阻塞;若T-Bil升高,D-Bil正常,則可能是溶血性貧血造成的黃疸或是新生兒黃疸。 一般參考值為:T-Bi:0.4–1.2 mg/dL;D-Bil:< 0.4 mg/dL。 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k-p) 鹼性磷酸酶幾乎存在所有的體組織中,位於細胞膜上或細胞膜內。在肝臟、骨骼、腸道及胎盤中活性特別高,引起ALP升高的最普通原因為肝膽疾病,早期的膽管異常時,鹼性磷酸酶比膽紅素更早出現升高的情形。而孕婦的胎盤發育及青少年的骨骼快速成長都會造成鹼性磷酸酶較一般人偏高,這是正常的情況。 Alk-p參考值:65 – 272 U/L。 總蛋白(Total protein)及白蛋白(Albumin) 總蛋白是指血液中白蛋白和球蛋白(globulin)的含量總和,白蛋白由肝臟製造,是人類血漿中存量最多的蛋白質,佔總蛋白質量的55-65%。低蛋白血症(hypoalbuminemia)可能起因於肝炎、肝硬化或缺乏蛋白質的飲食(營養不良),導致製造減少;而腎炎症候群或燒燙傷則會造成白蛋白的流失。血液中80%的膠體滲透壓是由白蛋白所提供,膠體滲透壓不足就容易造成水腫。 一般參考值為:Total protein:6.4–8.1 g/dL;Albumin:3.9–5.1 g/dL。 γ-麩胺轉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 血清γ-GT往往增加於肝膽及胰臟的疾病,尤其在肝內或肝外引起之阻塞性黃疸時,升高最明顯而持久。另外,γ-GT也反映肝細胞病變及酒精性肝病。肝炎,阻塞性黃疸,肝內性黃疸及轉移性肝癌,γ-GT上昇的程度比Alk-p稍輕。其他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心肌梗塞、胰臟炎則呈輕度增加。 γ-GT參考值:< 40 U/L 在此要特別提醒,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屬於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的高危險群,至少每年作一次定期追蹤,並聽從醫師建議,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 因檢驗儀器及檢驗方法有所差異,各項檢查指數須依各醫院或檢驗機構所訂定的參考值為準,本文所述之數據為本院之參考值,僅供一般民眾能對各項肝功能檢驗的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切勿據此自行判讀肝功能檢驗報告,應由專業醫師配合病患之臨床狀況來進行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