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早晨的公園裡總是熱鬧無比,來運動或是聊天的老人家很多,只有王媽媽一個人落寞的坐在長椅上,他的朋友們上前關心,原來王媽媽昨天晚上半夜起床如廁跌倒,頭上還撞了一個大包,趕緊送到醫院檢查,還好只是皮肉傷,出院前醫療人員提醒他下床時的注意事項,同時要注意肌少症的問題。
什麼是肌少症?
指老化過程中肌肉質與量的減少。40歲之後肌肉質量平均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減少15%,65歲以上的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肌少症的危險因子除了老化外,還包括:營養不良、身體活動不足、抽菸、飲酒、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與腎臟病。
肌少症造成健康的風險有哪些?
當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會顯得無力,容易造成步態不穩甚至跌倒,增加骨折風險、喪失獨立性與失能的風險。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前年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名就是跌倒,所以不可不慎。
如何評估是否有肌少症?
依據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的定義,可從以下三方面探討:肌肉質量、肌力強度、行動能力。
項目 (請勾選) |
名稱 | 測量工具 | 肌少症判斷標準 |
---|---|---|---|
○1. | 肌肉質量 | ![]() 體脂器(利用生物電阻原理) |
男性≦7.0公斤/公尺? 女性≦5.7公斤/公尺? |
○2. | 肌力強度 | ![]() 握力器 |
男性<26公斤 女性<18公斤 |
○3. | 行動能力 | ![]() 皮尺 |
行走速度<0.8公尺/秒 |
符合項目1肌肉質量不足:肌少症前期
符合項目1肌肉質量不足+(2.肌力強度或3.行動能力其中一項):肌少症
符合項目1肌肉質量不足+2.肌力強度+3.行動能力:嚴重肌少症
如果沒有測量工具可使用,則可採用簡易評量表進行自我評估:
項目 | 問題 | 分數 |
---|---|---|
肌力 | 提起並且攜帶4.6公斤的物品是否有困難? | 0=沒有困難 1=有一些困難 2=有很大困難或完全無法完成 |
步行 | 走路橫越一個房間是否有困難? | 0=沒有困難 1=有一些困難 2=有很大困難需要輔助器或他人的幫忙,或完全無法完成 |
起立 | 從椅子上或是床上起來是否有困難? | 0=沒有困難 1=有一些困難 2=有很大困難或需要幫助 |
上下樓梯 | 走上10個台階是否有困難? | 0=沒有困難 1=有一些困難 2=有很大困難或完全無法完成 |
跌倒 | 過去一年曾跌倒嗎? | 0=無 1=1~3次 2=4次或以上 |
『肌』極進取~飲食建議
年紀老化造成的肌肉流失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適當的營養卻能延緩或改變其造成的營養不良影響。
![]() |
![]() |
蛋白質不足、變化少 | 蛋白質充足‧均衡飲食 |
關心老人家,除了問候『吃飽了嗎?』還有多留意『吃對了嗎?』並陪伴他們多多去戶外運動,不但可以增加肌肉質量與強度,降低跌倒風險,還可增加的情感交流,提升長輩晚年的生活品質,長輩身體健康是做子女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