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75歲的黃老太太,前年年初因胃痛及肚子不適接受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發現患有胃潰瘍及大腸瘜肉,經醫師治療後已無大礙,但醫師囑咐要定期追蹤檢查,雖然已經快三年了,早就應該再接受檢查,但一想到檢查,尤其是大腸鏡檢查所受的痛苦,就讓黃老太太害怕而怯步,但又怕胃、腸有問題而終日擔憂,後來其子女得知胃腸鏡檢查是可以採用無痛的方式,黃老太太終於鼓起勇氣再次接受檢查。這次的檢查讓黃老太太有了全新的感受,術後她笑著說:「真的沒甚麼感覺,睡了一覺,早知如此就不必擔心那麼久了。」
胃腸鏡檢查是診斷胃腸道疾病的重要檢查手段,但胃鏡檢查會刺激咽部,引起噁心、嘔吐的感覺,腸鏡檢查則會引起腸痙攣,疼痛、腹脹,尤其是在腸鏡通過彎曲部位時更是疼痛難受,有時甚至因無法忍受疼痛而不得不中止檢查。無痛胃腸鏡檢查,是在做胃腸鏡檢查時給予麻醉,讓病人在睡覺中完成檢查,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恐懼感,亦提高了診斷率和治療效果。
麻醉是從血管中給予麻醉藥,約一分鐘病人便入睡,所使用的藥物為新型、快速、短效的靜脈麻醉藥,甦醒後感覺良好,沒有頭暈、無力感等不良反應。因為麻醉後病人不會因不適或疼痛而抗拒,相反的是在毫無抗拒的鬆弛狀態下進行,避免了因不能耐受痛苦而導致診療中斷,使醫師能順利的操作,檢查會更清楚及更詳細,同時亦會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對體質敏感、害怕疼痛的人,這是首選的方法。
雖然這種麻醉方式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也被認為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然而仍有部分病人因個人的體質、或本身所合併的疾病等因素,麻醉中會有呼吸不順、呼吸暫停、缺氧、心律不整等情況出現,所以接受此麻醉仍應以嚴肅的態度面對,麻醉前應與麻醉醫師充分合作,告訴醫師你的身體狀況、病史、以前有過的麻醉經驗、是否對藥物過敏……等,讓醫師了解後做適當的術前準備,麻醉中應有安全的監測儀器(如心電圖、血壓、血氧監測等)監控,同時要有專業的麻醉醫師及麻醉人員給予照顧,這樣才能完成有效而安全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