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正常的眼睛有一層如薄膜的淚液,均勻的覆蓋在角膜及結膜之上,淚液薄膜的成分包括脂肪層、水液層及黏淚層。最外層是脂肪層,中間是水液層,最內層是黏液層。脂肪層由眼瞼之眼板線分泌,其功能是防止水液層快速蒸發,水液層由淚腺分泌,內含某些成分具有殺菌作用,避免角結膜之感染,當眼部受刺激時或情緒激動傷心時,淚腺會分泌大量的淚水,來保護眼睛。黏液層是由結膜的杯狀細胞分泌,作用是使淚液與角膜結膜的接觸減少表面張力而使淚液能密貼分布。 乾眼症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疾病,症狀是眼睛常會有異物感、灼熱感或乾乾澀澀的感覺,症狀會因熱氣、吹風、乾燥空氣或煙的刺激而加重,有時受到刺激會有大量眼淚流出。乾眼症大部分是雙眼同時發生,且症狀大多持續數月或數年。乾眼症的原因是由於基礎淚液分泌減少或淚水分布不平均,而無法保持眼睛的濕潤。水液層不足者,可能為淚腺有病變或損傷、藥物的副作用(如阿托平、鎮靜劑、避孕藥、抗組織胺等)、放射治療後之淚腺纖維化、更年期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維他命缺乏等等。脂肪層分泌異常者,通常為眼瞼緣炎造成。黏液層異常者,可能為曾感染砂眼或受化學灼傷或黏膜病變所引起之結膜結疤、上皮角化,使得黏液分泌減少,淚水無法均勻分布。 乾眼症的診斷可依據病史之詢問、外眼的檢查以及淚液膜的檢查來加以研判。淚液膜的檢查有數種方法,例如螢光染色檢查淚液膜崩潰時間,若眨眼後淚液崩潰時間小於10秒鐘,就容易造成眼球表面乾燥的區域形成。淚液膜在眼球與下眼瞼交界處會形成一條弧形的淚液池,若此淚液池的厚度少於1毫米,表示淚液的量不夠,此時可用Schirmer試紙測量淚水分泌的量。測量前先點麻醉藥水,用棉棒吸乾多餘的淚水後,將試紙置放於結膜穹窿,量取基礎淚液量,若5分鐘的淚液量不足10毫米,表示有乾眼症。 乾眼症的治療首先要排除病因,如有眼瞼、角膜、結膜之病變或發炎,要先對症下藥。其次是點人工淚液,人工淚液的種類不少,有藥水、凝膠、藥膏等不同製劑,其主要作用為濕潤眼睛、減少淚水蒸發、潤滑眼球表、減少摩擦,用量及次數依個人眼部狀況照醫師指示使用。此外減少淚水蒸發也可改善乾眼症狀,例如減少吹風、增加室內溼度,甚至用手術方法將淚水排出的淚小孔封閉,來減少淚水排流。乾眼症患者在平時日常生活上,要注意均衡的飲食、足夠的睡眠、避免抽煙或接觸二手煙、盡量不要戴隱形眼鏡、保持眼部周圍清潔衛生,並且定期到眼科門診追蹤檢查,以避免惡化及及後遺症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