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臻是個典型朝九晚五上班族,每天坐在辦公室的時間常常超過9個小時,下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立馬躺在沙發上休息、看電視,最近常常感覺腰酸背痛,天氣變化時痠痛加重,直到某天早上睡醒突然發現……「啊~我脖子卡住不能動了!」
現代文明病除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外,痠痛問題也算是其中之一,如果痠痛反覆發作超過3個月以上則稱為「慢性痠痛」。國外研究報告指出慢性酸痛的問題有6成左右會同時出現在兩個部位以上。
痠痛起因於筋膜緊繃
這樣落枕、閃到腰的情況經常發生在你我之間,主要的原因就是「筋膜緊繃」,那筋膜是什麼呢?筋膜是「筋膜網絡」的簡稱,組成除了肌肉、肌腱、韌帶外,還包含了全身的結締組織網,而且與神經、血管網路也是密不可分,合稱為「神經肌筋膜」。身體可以依不同功能性劃分為數條筋膜線,這些筋膜線大多匯集於腰部、背部、跟頸部,所以當筋膜緊繃時,這些部位就會開始出現痠痛。
一般人往往因為舊傷、生冷飲食、工作性質(職業病)、姿勢不良等因素,導致筋膜日益緊繃,慢性痠痛也因此悄悄找上門。慢性酸痛讓人困擾的往往不是痠痛本身,而是常會伴隨出現失眠、淺眠、多夢的狀況,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容易造成情緒憂鬱、煩悶、或出現頭痛、疲累等症狀,同時也會繼續加重筋膜緊繃的程度。長期累積造成的惡性循環會間接影響到工作及生活品質,所以想要改善惱人的慢性酸痛就必須打破惡性循環,而打破惡性循環則須從放鬆筋膜做起!
放鬆筋膜首重「順序」跟「時間」
筋膜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去處理這些痠痛的部位往往治標不治本,因為筋膜的源頭才是慢性痠痛的根源,放鬆源頭同時也是在放鬆酸痛部位的緊繃。筋膜源頭來自於末梢,所以不管腰痛、背痛、脖子卡住,筋膜放鬆的順序一定從下半身開始!
放鬆筋膜的方法很簡單,在家即可自行輕鬆操作,使用的工具是網球,利用身體的重量躺壓在球上,讓緊繃的筋膜逐漸放鬆,筋膜緊繃程度與鬆開需要的時間成正比,所以當筋膜越緊繃,躺壓感覺就越痠痛,感覺越酸痛就表示鬆開需要越長的時間!那筋膜怎樣才算鬆開呢?要躺壓到無痠痛感才算鬆開。
介紹三個基本放鬆筋膜的方法:1、髖關節放鬆運動;2、骨盆筋膜放鬆法;3、肩背筋膜放鬆法,每天養成「放鬆筋膜」的習慣,一起跟「慢性痠痛」說拜拜!
溫馨小提醒:按壓部位以肌肉為主,脊椎避免直接躺壓喔!!另外,如果您有骨質疏鬆、癌症、曾接受過手術,應詢問過醫師後再自行操作,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誠心提醒您,詳細的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歡迎您與我們的醫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