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家有罹患失智症的長者,時常可以看到家屬們將長輩輪流接來同住,並用不同的習慣與方式在照護。用心盡力但有時長輩仍難以配合,甚至造成衝突與壓力,究竟有什麼照護方式更適合失智症患者,甚至有沒有可能延緩病程退化呢?
失智症不是單純僅有記憶功能衰退的問題,其症狀還包含了其他認知層面的影響,如失去語言表達理解能力、喪失時間空間定向感、無法做出適當判斷的能力、難以集中注意力……等,除此之外,也可能出現性格改變、躁動不安、妄想幻覺、不適當行為……等令人難以應對的精神行為症狀。
隨著病程發展,患者持續退化不再能夠自理生活,家屬心中最熟悉的長輩變得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照顧,心中的挫折定難以言喻。延緩退化速度為失智症患者的重要介入方向,除了專業人員的協助外,更需要失智症患者身邊的家人朋友一起參與,讓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的效果發揮到最大。
在失智症初期患者症狀較輕微,可在熟悉的生活環境內,鼓勵維持原來的生活作息與自我照顧,並參與各種活化身體與大腦功能的活動,如運動、聚會、原有的嗜好……等,只要確定過程當中避免危險,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避免變動,讓患者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維持正常的人際關係與生活功能。
當失智症患者在活動參與過程中顯現困難而須溝通時,學習適當的溝通技巧可以讓彼此的互動更佳流暢,幾點建議如下:
現在政府亦積極結合社區在地資源,有醫學、護理、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心理、營養、藥理、社工等專業團隊服務,並提供適合失智患者的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如認知遊戲訓練、健康促進、舒壓輔療……等,可查詢「失智共照中心」來獲取更多相關訊息。
當病程漸入中晚期,患者的各項能力繼續下降,在日常生活事物的處理上變得更為困難,還是可以讓患者在能力允許以及他人協助下,進行有限度的參與。
延緩退化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家屬的負擔,相信是所有人最期盼的目標。需要你我一起來學習,用正確的照護概念,把握當下陪伴失智長者們一起渡過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