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您可曾想過,當有一天自己罹患重病,生命到了盡頭。或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喪失意識,無法自理生活,全日需要他人的照顧。當失去自主的時候,您的人生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謝幕?
台灣於2019年01月06日三讀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當中明確地規定和保障了病患的自主權。包括:
1.醫師一定要將病情以適當的方式告知病人本人,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選擇告訴家屬,而對病患刻意隱瞞。因為只有讓病人充份地獲得自身病情相關的資訊,才能夠對未來的治療以及生命財產規劃及早準備。
2.病患可以在意識清楚的時候,透過事先的家庭會議,由至少一位配偶以外的二等親陪同(包括父母、成年子女、兄弟姐妹、姻親等),在本院每週一下午的「預立醫療諮商門診」,和專業的醫師、護理師以及社心人員會談。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決定自己未來在遇到五種情況的時候:末期疾病、不可逆的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和其他重症。可以選擇要或不要繼續使用「維生醫療」(急救、洗腎、呼吸器等,維持生命所必須的治療))和「人工營養」(使用鼻胃管、胃造廔灌食和全靜脈營養),這些治療雖然可以延續生命,但治療的副作用可能讓病人覺得不舒服而且失去自由和尊嚴。
3.當上述五種病況發生時,經由兩位專科醫師的判定且會診過緩和科醫師,若符合條件,醫院就會遵照病人預立決定的內容,選擇不施行或撤除維生醫療和人工營養,採用安寧緩和的方式,不以延長病人生命為目的,而是用舒適照護和心理的支持,讓病患達成善終的目標。
本院開辦「預立醫療諮商門診」至今,已經有將近100位民眾選擇簽下「預立醫療決定」,讓自己在人生即將近入尾聲的時候,親人子女可以事先知道自己對生命和善終的想法,也避免他們在緊急時,選擇簽下不急救同意書而受到來自其他親友的壓力,或是因為一時的不捨,而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治療和延長受苦的時間。
只要您年滿20歲成年,持有健保IC卡,就可以進行「預立醫療諮商門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為了提供良好且完整的服務品質,門診採自費型式且為全預約制。請先來電(04)24819900,轉接分機11161,由個管師為您解說詳細內容並且約定門診時間。
更多資訊與內容,歡迎上網搜尋:FACEBOOK粉絲頁:東村誠醫師的診療室-Dr.吳承羲;安寧照顧基金會:https://www.hospic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