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隨着社會發展,我們的生活型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很多行業無可避免地需要24小時不停運作。越工業化城市,從事輪班、彈性工作時間者占總勞動人口越高。人類習慣於白天工作夜晚休息,輪班、不定時工作迫使作業人員改變既定的生活形態,干擾生理機能,威脅到身心健康。未來參與輪班、彈性工作時間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這將為社會及醫療系統帶來挑戰。
輪班或夜班工作者普遍有胃腸功能紊亂現象,常見有排便不暢、多氣、腹脹、胃口差、胃痛、消化不良、胃酸逆流,或更嚴重的消化道疾病。不良飲食習慣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定時、不定量、高油脂攝取,加上大量零食、咖啡濃茶、吸煙、緊張壓力都可導致這些問題發生。健康而規律的進餐對輪班工作者尤其重要。膳食必須要合理配伍,均衡攝取蔬果、瘦肉、魚類、乳品和穀物營養,飲食要清淡,低鹽低糖,飲足夠的水,限制咖啡因和酒精量,並應以餅乾或水果作為消遣零食。夜班工作時,更應吃得清淡,同時早餐亦要適量,以避免出現消化不良,影響日間睡眠。
中醫認為消化功能紊亂屬於脾胃失衡範疇,治療以調理脾胃氣機為主,常用於舒緩脾胃氣滯的藥材包括厚朴、陳皮、丁香、枳實、砂仁等。每位輪班工作者的誘因都可能不同,或是其他臟腑受牽連,導致消化症狀各異,醫師會根據具體表現來處方加減。例如壓力使肝脾不和,出現神疲少食、胸脅脹滿、胃痛、噯氣,需加入疏肝理氣藥,柴胡、白芍、香附等來調和肝脾。進食過多油膩難消化食物致食積內停,出現噯腐吞酸、脘腹痞滿、厭食嘔吐、放屁、便秘,需用神曲、山楂、麥芽來消食化積。持續性胃痛胃脹,伴隨胃口差、四肢不溫、大便稀爛,亦可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要用黃芪、黨參、白朮來益氣健脾胃。醫師還會建議用中成藥來調理一段時間,以促進胃腸道的分泌、蠕動、粘膜充分康復。
根據中醫理論,體內的物質屬陰,而生理活動屬陽。夜晚休息時,體內生理活動處於相對靜止狀態,一切物質損耗降低,是一個身體充電的過程。輪班工作者卻因為工作關係,會一點一滴地耗損體內物質,變成陰虛體質。常常在熬夜之後,出現陰虛陽亢,產生內熱的症狀,覺得很「熱氣」,有口乾舌燥,眼睛滿佈紅絲及分泌物,聲沙喉痛,或有乾咳或帶點黃痰現象。這時不妨利用養陰、清熱、潤燥藥膳,適當地調養,改善失衡及一些身體毛病。常用有益食材包括銀耳、百合、、枸杞、紅棗、芝麻、烏雞、鴨肉、蓮子、蓮藕、雪梨、番茄、白菜、荸薺、大豆芽等。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對調節情緒及穩定內環境非常重要。長期情緒刺激,比如抑鬱、急躁、憤怒等,不但嚴重影響精神活動,還會削弱自身的免疫抗病力,導致臟腑功能紊亂。許多伴隨情緒不穩的問題,可以通過調理肝臟來解決。藥材如柴胡、白芍、陳皮、香附、川芎、枳殼等,可以加強肝的疏泄功能,舒緩繃緊的心身狀態。
總括而言,在社會發展趨勢下,愈來愈多行業需要24小時持續服務。我們體內有很多生理活動是遵循晝夜節律波動的,它們不但要有秩序地進行,還需要高度互動,才能為心身帶來良好感覺。我們無法完全適應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會因生理調節混亂導致適應不良,影響個人及家庭生活,亦造成健康問題。個人的生活配合,包括一些迎合生理節律對策、良好睡眠習慣、定時均衡飲食、減壓方法,對輪班工作者保持健康非常重要,同時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