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段生命故事,無論是喜、是怒、是哀亦或是樂都期盼能在生命的公車到站前畫下完滿的句點。午間時分,心中仍放不下高齡90的花奶奶,於是特地前去病房探視關心,看著不發一語躺在病床上皺著眉滿臉憂愁的花奶奶,長子和長孫女在旁陪伴忙著安撫,經過引導下花奶奶說:「我只是胃不舒服,怎麼會住個院弄成這樣?身上到處都是管子又不能吃東西也下不了床,我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家啊?」詢問奶奶是否身體不適還是有什麼事讓你心情不好?花奶奶才說:「我都這麼大年紀了也知道肚子有腫瘤,師父有說要我小心不要被抓去,我都準備好了(死亡)。」長子聽到轉身走出病房不想讓老媽媽看見他流下眼淚。
在病房外和長子及長孫女談話,眼神透露著對奶奶的愛與不捨,長子告訴我:「母親的個性很獨立也很活潑開朗,自己一個人跑去台南的廟裡住十幾年不然就到處玩,沒錢的時候會回來找我拿一點生活費然後又繼續到處去玩去捐錢。之前不舒服也沒跟家裡的人講,自己跑去看醫生還跟醫生說自己年紀大了不要做治療了舒服就好,這次會來住院也是因為已經吃不下、吐得很厲害還爬不起來才打電話給我,叫我回竹山帶她去看醫生,我回去一看不對才馬上載她回來台中掛急診。因為我太太也跟媽媽是一樣的病過世的,我知道那種痛苦所以希望她可以接受安寧照護」。長孫女也表示:「現在如果可以幫奶奶舉辦一場生前告別式,完成奶奶回家的心願是我目前可以為奶奶做的。」
我聽到長孫女想幫奶奶圓夢,主動詢問是否有需要安寧緩和團隊的協助,可以舉辦一場簡單溫馨的生前告別式同時完成其回家的心願。但事情沒有想像中的順利,礙於家中長輩對於舉辦生前告別式或在醫院辦理家庭聚會有所顧忌,所以婉拒了院方協助,於是在我、社工鍾珮甄及長孫女的討論下改以返回竹山老家家庭聚會方式取代原先計畫,長子聽了欣然同意,於是著手和家屬討論規劃於週末重陽節返家家庭聚會細節。心裡想著如果沒幫花奶奶完成這場家庭聚會,會不會造成這一大家族人一輩子的遺憾?之後也聯絡了安寧緩和醫療科陳蕙雅醫師及消化器內科何尉旗主任,兩位醫師一得知消息立刻答應,並特別叮嚀與交代需審慎評估病人身心靈狀況並將所需用物備妥提供必要的協助。
返家前一天下班前,我再次來到了病房關心評估花奶奶身心狀況,也發現何尉旗主任因擔心花奶奶體力無法負荷而增加身體不適而前來關心,並特別叮嚀須隨時注意花奶奶身體狀況。活動當天,花奶奶氣色精神好並在長孫女及孫媳婦協助下梳洗更衣,告訴花奶奶今天要回去竹山過重陽節,花奶奶神情愉悅的回應說:「哇災啊!」,圓夢活動在全家人齊心協力下,花奶奶坐上自家轎車準備回去竹山。到了竹山兒女們早已在家門口等候,迎接著花奶奶,在長子掌鏡下全程拍攝子孫們送給奶奶的祝福,過程中兒孫們緊握著花奶奶雙手,眼神流露出對奶奶的關懷與不捨,而花奶奶也叮嚀囑咐當天未能回家的子孫做人處事道理,經由簡單餐敘後,全家依輩份及小家庭一一和花奶奶合影留念並在家門前拍攝全家福,現場氣氛溫馨感人。礙於花奶奶身體狀況無法久坐,在餐會結束前即由長孫接返回醫院,過程中家屬一直感謝醫院的用心,讓花奶奶順利完成心願,讓花奶奶一家人了無遺憾。
從接案開始,看著這一大家子的人如此用心陪伴並細心照料著花奶奶,到奶奶往生離開的這八個月間,一路相伴早已像家人一般。我試著把奶奶居家可能遇到的照護狀況,跟家人們討論著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法,同時引導奶奶和她的孩子們如何準備道別時面對的各種問題。當圓滿花奶奶最後心願,清醒著回到她生活一輩子的家,由子孫們陪伴在身旁,安詳的面帶微笑且沒有痛苦的在睡夢中離開時,雖然大家仍有著很深很深的捨不得,但卻有著給花奶奶最平靜、最衷心、最帶著微笑的最後祝福,而這一切無數個溝通協調的會談與電話聲響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陳秀丹說:「生命有極限,醫療也有極限,孝順要及時,大限來臨時放手也要及時,能避免日後的遺憾。讓家人走得更安詳,如此在伴隨死亡的感傷裡,將會多一點溫馨少一些悔恨。」另外,蔡正河也說:「善終的追求,需要醫療人員與病人家屬一起努力才能達成。醫療人員有責任提供好的臨終照護計劃;病人則應對自己末期醫療期待做過思考與準備。透過每一個生命逝去的故事,期待能教導我們更明白死亡的意義與價值。」其實,放下自己是智慧,放下別人是慈悲,適時放手才是真愛。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幸福的離開,親人的陪伴則是最大的幸福!
仁愛安寧緩和醫療團隊強調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全人照護,緩和醫療既不加速也不延後死亡,整合病人及家屬心理、社會、靈性層面的照顧,預防及減緩痛苦以達提升生活品質,讓病人及家屬過得有尊嚴並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四全的照顧模式;讓病患能獲得善終並在家人陪伴下安詳地離開,使病人與家人雙方都能了無遺憾達到生死兩相安。安寧醫療團隊中的共照師與志工,採週一~週五每日訪視就地安寧照護模式,補足醫院目前沒有安寧病房的缺憾。另外,在安寧療護裡,只有病人身心靈獲得舒適、安適與善終,家屬才能達到真正的心理、靈性、社會的平靜,也才能真正安心自在的繼續走未來的人生路。期盼,未來新醫療大樓的落成,能夠讓本院在安寧病房的成立下,提供病患及家屬更完善的安寧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