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事情的起頭都是有緣份,從接到第一通電話開始,80歲的阿鳳嬤就成了我們心裡的牽掛。從女兒電話中描述,阿鳳嬤自從多次跌倒造成腦部受傷及大腿骨折之後,剛開始只是行動緩慢,漸漸地,連移動到椅子都很困難,這幾年更完全無法站起行走,她說:「沒法度!」,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日常生活起居由她先生自己照顧,買菜煮飯,老人照顧老人很辛苦,女兒想說請醫師到家裡看看可不可以申請殘障補助,讓生活好過些。
第一次到家裡去,阿鳳嬤一臉狐疑的看著我們(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彷彿未經同意闖入她的家,尤其這麼靠近只一臂之遠。女兒說阿鳳嬤很多年沒去醫院,很排斥看醫生,於是我們小心翼翼地保持安全距離,希望她可以慢慢適應我們的到來。第二次訪視,或許是第一次的記憶猶存,這一回阿鳳嬤很快認出我們,手直揮說:「麥啦(台語)!」,起身看了我們一眼很快就躺下,不太想搭理,阿公(阿鳳嬤的先生)說她沒法站,常抱怨下背痛,不肯吃藥打針,總算,找到可以幫助阿嬤的曙光,開了一條痠痛藥膏給她擦。故事尚未結束...我明白,阿鳳嬤真正需要的,不是身體上疼痛的緩解,是要花更多時間與耐心建立信任,是需要更多的理解與尊重,是在熟悉的環境下才有機會敞開心房,讓阿鳳嬤說出心裡的盼望,而我們,只是剛好有緣相助。
這個個案,是接受由居家團隊提供的一個照護服務,稱為「居家醫療」,主要是針對居家失能有醫療需求的患者。自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開辦以來,陸續推動多項居家照護,每年照顧人數超過10萬人,從2016年2月開始,整合現有的居家照護提供「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除了原先已有的,提供有管路的病患更換管路的「居家護理」照護,以及針對末期病患的「居家安寧療護」,更推而廣之,只要居住家中有外出就醫不便的醫療需求,即可向醫療院所詢問居家醫療照護相關的服務,提供醫師到宅看診,提供開藥、檢驗、檢查、健康諮詢等醫療服務。若家人在住院期間,可經由出院準備服務個管師提供諮詢與轉介;若非住院者,則可與居家醫療照護團隊服務窗口聯繫,或向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衛生局(所、室)、 社會局(處)等提出申請,轉介至參與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之醫事服務機構評估收案,再由收案的醫療院所安排適當的居家團隊包括醫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到家裡訪視,提供個別化的醫療服務。
總之,為了讓行動不便的民眾能在家安心療養,並落實全人的照護精神,透過醫療照護團隊的合作,包括各醫事人員之間的專業整合,以及各醫療院所之間的服務整合,依照患者病況提供到宅醫療服務,在家中也能得到「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呼吸器、鼻胃管、尿管、氣切管)、「安寧療護」三階段的連續性醫療照護。另外,居家醫療也可銜接長期照顧的資源,提供更貼近生活的全家、全社區的照顧。
居家醫療需要支付的費用,包括健保部分負擔,如有符合減少或免除部分負擔條件者(例如重大傷病、山地離島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地區等),可依規定減免部分負擔。另外,會依照住家距離酌收交通費。本院為服務民眾,減輕居家照顧的負擔,特提供掛號費減免。
歡迎民眾洽詢出院準備小組或居家醫療整合服務窗口 04-24819900 轉分機1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