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國民健康局自民國91年開始分階段實施50~69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多年來篩檢出的乳癌個案中一半以上屬於治癒率很高的第零期和第一期。鑑於45~49歲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因此國民健康局自98年11月起擴大篩檢範圍至45~69歲婦女。
要如何早期發現乳癌呢?乳癌發生的初期多半沒有症狀,婦女每個月要做乳房自我檢查,按壓乳房看是否有硬塊或不正常分泌物,當我們自己可以察覺得到異常時腫瘤常常已經大於2公分,是癌症第二期以上了。在歐美國家有幾個數十年的大型研究證實沒有症狀的婦女定期接受乳房攝影篩檢可以早期發現乳癌,降低乳癌造成的死亡率。
乳房攝影其實是目前乳癌篩檢中最有效率的工具(兼顧敏感性、特異性,而且價格低廉)。醫學界普遍認為,乳房自我觸診和乳房攝影要並行,不可以忽略乳房攝影,才可以有效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乳房攝影會從幾種不同的角度進行,妳可能會被要求在攝影的過程中扶著自己的乳房。
[如何準備檢查]攝影當天不要在自己的乳房或腋下塗抹或噴灑除臭劑、抑汗劑、乳液或痱子粉,這些物質有可能會使影像模糊。如果妳正懷孕或餵哺母乳,請告訴妳的醫師及放射師。
[做檢查時可能產生的感覺]當乳房被壓平時,妳可能會感到不適;本院特地新引進低疼痛,低輻射劑量之乳房攝影儀器,降低您的疼痛感並增進您受檢的意願。
[正常檢查值]乳房組織在攝影下沒有證據顯示腫塊或鈣化,就被認為是正常的。
[良性檢查值]邊緣完整、形狀規則、影像清楚的病灶,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病變(非癌性),比如囊腫。
[異常檢查值代表的意義]邊緣不清楚、不透明的區域較可能顯示是乳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良性病灶都是邊緣清楚;相對地癌性變化也可能會有邊緣完整的病灶。有時醫師會使用乳房超音波檢查來做進一步的評估。如果檢查顯示懷疑為惡性,就會以病理切片做進一步確認。
[特別狀況]乳房攝影很重要,因為它有時可以在妳摸到它之前,更早期發現乳癌。乳房攝影一次的劑量是0.7毫西弗,飛機從台灣去美國洛杉磯大概會接受0.1毫西弗的劑量,這跟一次的胸部X光劑量差不多,所以做一次乳房攝影就差不多等於照了七張的胸部X光,這樣的劑量是屬於低劑量,重點是X光的輻射暴露後是不會殘留於體內。
十月是全球的乳癌防治月,以粉紅絲帶為象徵,在各個地方都有乳癌防治的宣傳活動,除了自己本身每個月要做自我乳房檢查,也不要忘記提醒媽媽阿姨們要做乳房檢查。每名婦女一生約3%機率得到乳癌,而根據乳癌防治基金會調查發現,國內婦女乳癌篩檢率只有2成。婦女們在家庭中承擔很大的責任,但是對自己的關心卻不夠,往往是在出現某些人罹病上了媒體後,才會特別去做檢查,最近因台灣首富妻子乳癌過世,醫院因此而湧進不少做乳癌篩檢的婦女,根據乳房癌症防治基金會估計,近期到醫院篩檢人數激增近2倍。
國內乳癌的死亡率高與發現得晚有密切的關係,因應之道則是加強乳癌防治的宣導和落實篩檢工作,讓乳癌的患者能及早被發現,及早接受治療,提高治癒的效果。由於醫學進步,經由適當治療,乳癌的十年存活率則高達百分之八十,零期乳癌甚至接近百分之百。至於乳癌預防方面,歐美許多研究均證實,多運動及減少攝取高熱量高脂肪之食物,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囤積,減低卵巢(女性荷爾蒙)對乳腺細胞刺激之不良影響,進而減少乳癌發生率。所以建議婦女應多做規律及適當運動,而且注意熱量及脂肪之攝取,並定期接受乳癌篩檢,從預防及早期發現的角度著手進行乳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