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脊椎滑脫症」即是脊椎的正常排列改變,上一節的脊椎順著下一節的脊椎向前或向後滑動、脫位的情形,因脊椎長期不穩定,造成周圍的組織, 椎間盤的磨損而產生椎間盤痛、嚴重造成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疼痛。
二、疾病的成因及症狀:「脊椎滑脫症」的原因大致上可分成五大類:
其中較常見的腰椎滑脫為椎弓斷裂性滑脫及退化性脊椎滑脫; 椎弓斷裂性滑脫好發於一至十四歲,可能和遺傳和外傷有關,在成年後滑脫的現象會趨於和緩,女孩發生斷裂的機會只有男孩的一半,可是產生滑脫的機會卻是男孩的四倍。退化性滑脫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女性發生的機會約為男性的六倍,導因於腰椎關節的長期退化而造成不穩定。
「脊椎滑脫症」患者最常發生的症狀為背部和臀部的疼痛,可能是單側,也可能是兩側。滑脫形成後,背部的肌肉通常會攣縮,而大腿後側的肌肉也可能變緊或者是小腿後側疼痛,甚至還會造成神經壓迫,引起神經傳佈區域的症狀,包含麻木、刺痛、感覺異常、反射變差和肌肉無力的情形,更嚴重時還可能導致下肢無力和大小便困難的問題。根據統計5%的人口有腰椎滑脫,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產生症狀,約佔10%的人因症狀嚴重,而需要接受開刀治療。
三、疾病的診斷:除了病患的臨床症狀外,利用X光檢查其腰薦椎的正面及側面,也可以馬上得知,另外,腰薦椎前彎及後仰的側照,可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不穩定的程度, 。當有神經症狀時,可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藉這些檢查看出馬尾部神經受壓迫的部位及嚴重程度。
四、疾病治療:保守治療:症狀輕微者皆可藉保守療法而獲得改善
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且病患症狀已影響到病患日常作息,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開刀方式包括減壓、骨融合及內固定三部分,開刀後,三個月內必須限制活動,六個月後增加活動量,一年之後可完全恢復自由活動。90%以上的病人,皆可經由手術恢復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脊椎手術治療目的:1.經減壓手術解除神經壓迫。2.藉補骨及內固定達成腰椎穩定。在近幾年來採用腰椎內固定器,以達到腰椎立即穩定,促使補骨成功。病人通常在術後只需要穿簡單的背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