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薪水高、學歷高、身材高,人人稱羨,但如果是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可就不妙了。後面這「三高」,可是不折不扣的隱形殺手。研究顯示,糖尿病患中風的危險性是一般人2到4倍,糖尿病也是末期腎病變、非外傷性截肢及視網膜病變和眼盲最為重要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中有四分之三會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化血色素的數值越高,中風、冠心病等大血管病變和視網膜、腎臟病變小血管病變的危險性都隨之上升。
衛生署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35.7%,我國每四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於三高相關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是主要危險因子,但國人三高控制率卻都低於三成,由於三高會交互影響,醫藥界發起「健康綠燈一二三計劃」,推廣三高中只要出現一高,就得先設法控制另外兩高。
血脂值又分為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兩項,許多民眾以為吃深海魚油膠囊能降三酸甘油酯,要吃到有效果,必須服用超大量,恐怕得吃到一開口就飄出「魚腥味」才有用,而每天服用兩、三顆魚油,三酸甘油酯將會不降反升,一旦吃到不良品,還可能吃下太多受深海油污與重金屬污染的魚類油脂。
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更是冠狀動脈疾病頭號殺手。現今膽固醇治療指引不斷將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向下修正,研究顯示,每100毫升血液中每增加1.8毫克的低密度膽固醇(所謂壞的膽固醇)就會增加1%心血管事件。
據調查顯示:國人運動習慣極差,運動頻率在大學畢業後跌向谷底,四十歲後才止跌回升,故奉行日行萬步,腰間隨時掛著計步器,儘量不開車、多走路,以遠離三高威脅!
要有效控制三高,民眾應奉行一二三步驟:一、定期測量三高;二、均衡飲食、勤運動及保持好心情,預防控制三高;三、一旦測量三高數據偏高,就應就醫治療三高。
當罹患慢性疾病或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症狀時,病人必需吃治療性飲食,即做某些營養素的限制;但仍需以均衡飲食做基礎,並注意維持理想體重[22x身高平方(公尺平方)]才能達事半功倍的之療效。有三高症狀者,需共同注意的飲食原則為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故此三少一高的飲食原則可說是防治三高的重要要件之一。
(一)高膽固醇飲食原則:除了治療性的生活型態改變,三高的藥物治療也不容忽略。只要聽從醫師指示,規則服藥,絕大多數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