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窩組織炎的定義
蜂窩組織炎是真皮及皮下組織遭受細菌感染的一種疾病,因為人體的皮下脂肪層是呈現一區一區有如蜂窩狀的組織,故此區域的發炎稱之為蜂窩組織炎。此感染常見於下肢有傷口時,由感染部位經淋巴系統散佈,可侵犯深及結締組織、筋膜,甚至肌肉層。較常侵犯的部位是下肢、臉部及頸部。一般民眾常因為蚊蟲叮咬、抓傷、外物刺傷、香港腳等傷口引發感染,而造成蜂窩組織炎。
二、蜂窩組織炎的症狀
|
局部症狀: |
皮膚呈現紅(傷口及其四周潮紅)、腫(受傷部位表面隆起)、熱
(受感染區域的溫度較其他區域高)、痛(受影響區域持續疼痛),
嚴重者會逐漸化膿或組織壞死,尤有甚者將導致肢體壞疽。
|
|
全身症狀: |
發冷、發熱、倦怠不適,白血球增多,嚴重者甚至引起敗血症而有生命危險之虞。
|
三、蜂窩組織炎的易感染者
|
1. |
糖尿病患因末梢肢體血液循環不佳,導致傷口不易癒合,因而容易傷口感染,傷口感染之後也較不易治療,感染嚴重者甚至局部壞死而演變成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因而須截肢以保命。
|
|
2. |
痛風病人的關節容易受尿酸結晶的侵蝕,易有關節受損、發炎及疼痛情形,若關節受傷造成傷口感染將不易癒合。
|
|
3. |
下肢靜脈區張、心臟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候群患者,其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導致傷口不易癒合,因而容易傷口感染。
|
|
4. |
嬰兒、老年人、營養不良及免疫低下者,抵抗力較差,若有傷口,則易細菌感染引起蜂窩組織炎。
|
|
5. |
香港腳患者,因黴菌侵犯皮膚容易產生皮膚裂口,若沒有維持良好足部清潔,則容易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
四、蜂窩組織炎的治療
|
1. |
依發炎情形的嚴重程度,使用口服或注射劑型的抗生素治療。 |
|
2. |
細菌可能經由血液循環移行到其他組織造成感染,或是造成菌血症,甚至是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故抗生素治療是必須的。
|
|
3. |
傷口處理以維持清潔乾燥為原則。 |
|
4. |
若患處形成壞死的組織或是膿瘍,則需要外科切開引流或開刀清創。 |
|
5. |
若患處過於嚴重,醫師將視病情決定是否作重建手術或是截肢。 |
|
6. |
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及回診追蹤。 |
五、蜂窩組織炎的護理:
|
1. |
避免將雙手的細菌帶入傷口內,宜保持雙手清潔並避免碰觸傷口。 |
|
2. |
患肢需休息並抬高,以促進靜脈血液之回流並減輕水腫。 |
|
3. |
密切觀察患部皮膚紅腫、溫度及疼痛情形的變化。 |
|
4. |
患部無傷口之處,可適度冰敷以止痛,不宜冰敷過度而造成併發症。 |
六、蜂窩組織炎的預防
|
1. |
隨時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維持皮膚清潔。 |
|
2. |
皮膚傷口,不論有多微小,應注意清潔並保持乾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以免延緩傷口癒合,並且注意有否感染跡象以儘早處理。
|
|
3. |
若皮膚有傷口,不宜接觸溪流、湖泊、海水,尤其水質不佳的環境更應避免接觸。
|
|
4. |
吸菸會造成周邊血管收縮,造成供血不足,使得傷口不易癒合而且容易感染,因此應戒菸。
|
|
5. |
下肢血液循環不良且感覺較差者,應請他人協助測試水溫,以避免燙傷而造成傷口感染。
|
|
6. |
上述容易感染蜂窩組織炎的民眾,尤其應特別注意蜂窩組織炎的預防。 |
|
誠心提醒您,詳細的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歡迎您與我們的醫師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