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門診案例分享
「您曾經頭痛嗎?」 這個問題相信回答沒有的人少之又少!幾乎每個人一生都曾發生過,或是正為頭痛而困擾。甚至將近一半以上的患者至門診,經常憂慮是否腦子長了不好的東西。然而,九成以上的頭痛,屬於「原發性頭痛」。頭痛一般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頭痛:原發性頭痛意謂頭痛本身即為痛的成因(大部分腦部影像檢查無異常),次發性頭痛意謂頭痛由其他原因所引起(如感染、腫瘤、外商、出血等)。而我們今天要談的「叢發性頭痛」,正屬於原發性頭痛的一種。
「頭痛要人命」不一定言過其實,而「叢發性頭痛」症狀劇烈,是各類頭痛之最,早年甚至有人痛到自殺身亡,所以也被稱為「自殺性頭痛」。若以國外千分之三盛行率推估,台灣約有六萬名患者。但也因相對少見,且誤診斷率高,調查研究顯示,患者要被正確診斷出病因,平均竟要八年多之久。甚至因為頭痛常合併流眼淚流鼻水,接受了鼻竇或鼻中隔手術,結果當然是毫無幫助。接受專業的診斷,排除次發性頭痛,並正確治療對症下藥,才能儘早解除擾人的頭痛。以下我們就來談談「叢發性頭痛」。
l 位於單側眼眶、上眼眶、顳部,嚴重的頭痛,如果不治療每次疼痛可能維持15分鐘至3小時之久,並且可能兩天發作一次,至一天發作好多次。
l 頭痛常合併同側諸多症狀:結膜充血、流淚、眼皮水腫、鼻塞流鼻水,甚至前額潮紅流汗、瞳孔縮小、眼皮下垂、耳漲等症狀。
l 痛起來常會不安與躁動,常會起身踱步。
l 另外,周期性的發作也是叢發性頭痛的一個重要特點。多數患者每天於相同時間發作頭痛,如早晨或入睡後一、二小時,每天痛約一到兩個小時之久。雖然每個人發作的時間不一樣,但是,多數患者的叢發性頭痛都像鬧鐘一樣定時發作。除了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發作,它也常在每年的特定時間發作,最常發生在季節變換時,又以十二月與三月最多。
叢發性頭痛的致病機轉與相關因子
目前不是非常明確,但推測與三大系統:自主神經系統、三叉神經血管系統、甚至迷走神經系統相關。特別是與「下視丘」相關的自主神經系統。而下視丘在人體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生物時鐘,也能解釋為什麼這樣的患者,定時會疼痛起來。此外,不同於其他類型的頭痛,叢發性頭痛發生以男性居多,台灣患者男女比例是六比一。調查中發現,吸菸可能是重要因素,患者中男性有七成九、女性有三成六曾經或正在吸菸,女性病患有逐年增加趨勢,可能與女性吸菸人口增加有關。
頭痛發作時的「急性治療」可用純氧治療、麥角胺、英明格等藥物,可以快速降低頭痛的程度。而發作期間的「預防治療」也非常重要,目的是減少發作次數與嚴重程度,至少要持續服藥至頭痛症狀完全消失一段時間以上才逐漸減藥。可用的藥物包括類固醇、鈣離子阻斷劑、鋰鹽等,多半在一週內就能見效。此外,在發作期宜避免喝酒、飛行與登山等一些誘發因子,頭痛才不會突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