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食道癌早期不痛不癢,當出現吞嚥困難或是出血而就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食道黏膜沒有「感覺接受器」,因此當腫瘤尚未發生下黏膜侵犯時,幾乎都是沒有感覺。
食道癌的男女比例為16:1,高危險因子是抽菸、喝酒、吃檳榔。三者共用危險性高達195倍之多。食道癌依據腫瘤侵犯部位,可大致分為四期,治療方式、存活率也因期別不同。
有食道癌家族病史,菸酒檳榔習慣超過10年者,或是曾患頭頸癌(下咽癌、口腔癌)患者,終其一生有20~30%會發生食道癌,建議每年都要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再回頭想想,食道癌真的躲不掉嗎? 唯有了解自己是否處於高危險群,才能加以預防。
註:一般內視鏡是以白光來觀察,窄頻影像以濾光器濾掉紅光,並窄化頻寬限於藍光415 nm及綠光540 nm。調整過的光源只能穿透淺層的黏膜,藍光主要被血紅素吸收而凸顯表面微血管型態,綠光則穿透較深而凸顯較深層的血管,總而言之就是看黏膜病變。因腫瘤組織增加血管性,改變血管的型態,故窄頻影像可運用於鑑別腫瘤性病變,及預測侵犯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