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我的心跳很快,好像要跳出來了,很不舒服…》《我感覺我的心臟好像會停止跳動,有一跳沒一跳的…》,這些是民眾來門診就診常見的主述。正常狀況下我們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當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心跳,這樣的狀況叫做心悸。
心悸有可能來自威脅生命的心律不整所引起的症狀,然而,大多數心悸都是良性的狀況。一項研究指出心悸的患者約4成與心臟疾患有關,其餘的6成則是非心源性原因所導致。引起心悸的心律不整包括任何型式的心跳過慢或心跳過快,心室或心房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等等。這些心律不整除了心悸以外也可能導致頭暈、無力感、呼吸不順暢以及暈厥,或者也可能是無症狀的。其它非心律不整的心源性病因包括瓣膜疾病如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或狹窄,心房或心室間隔缺損,充血性心衰竭,心肌病,心包炎等等。非心源性原因常見有發燒,脫水,低血糖,貧血或甲狀腺疾患。一些藥物或食品如可卡因,酒精,咖啡因,煙草,麻黃鹼,毛地黃,茶鹼和β受體激動劑都可引起心悸。焦慮或恐慌也是引起心悸的常見原因。這些心悸的原因通常可以透過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來做初步的評估。
病人對心悸的描述可讓醫師憶測可能的原因,例如焦慮,以及可能的心律不整,例如心室或心房的早期收縮。藥物或特殊食品的使用也可藉由病史得知。患者有暈厥病史或家族成員有猝死者,通常暗示有遺傳的心臟疾病。
心臟檢查有雜音或心臟擴大則意味著有心臟結構的異常。身體檢查也可以找出病人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感染等徵召。初步評估之後,醫師可能會安排血液的檢查來排除可能的貧血、電解質不平衡或甲狀腺疾患,這些抽血的異常都必需給予校正。醫師也會安排靜態心電圖的檢查。靜態心電圖可以找出那些可能有心肌梗塞,心室肥大,心房擴大,心房心室傳導阻滯,異常delta波(如Wolff-Parkinson-White綜合徵)或QT間期延長等等的患者,因為這些心電圖的表現經常伴隨著心臟結構的異常。接下來醫師可能會依病史、身體檢查以及心電圖的發現來決定是否安排心臟超音波。
如果醫師初步評估沒有發現明顯心臟方面的問題,則可能會針對患者的心悸安排24小時可攜帶式心電圖或者連續性事件監測儀,這些檢查的目的在於記錄心悸當下的心律狀態。心臟超音波或者24小時可攜帶式心電圖若有明顯異常發現時,醫師將轉介患者到心臟科門診做進一步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