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案例)一位母親帶了16歲的青少年來到我的門診,一坐下來就不停地在低頭滑手機,我心想這位年輕人何時才會抬頭看看醫師,沒想到這位母親已受不了打了他的頭,一股腦地抱怨這孩子幾個月前出現整天滑手機,晚睡且第二天晚起,上課打瞌睡,老師告訴母親後,手機就被停用,沒手機的青少年出現焦慮、不安、來回走動、易怒等症狀,親子關係達到劍拔弩張的地步,所以才來求助於身心科醫師◦
手機是現代人必備的隨身攜帶物品,從最早的陽春型手機到目前玲瑯滿目的智慧型手機,它們的功能增加了好幾倍,包括影音、照相、即時通訊及錢包等功能◦難怪詢問現代人遇到火災或地震時,第一個想到要拿的東西,大部分的人回答是「手機」◦現代人更是「機不離手」,無論走在路上、坐在車上或在餐廳裡,人手一機,每個人都專注於手機上的訊息,卻忽略了周邊發出的重要警訊,如寶可夢的風行,幾乎到了橫衝直撞,不顧個人及他人安全的地步◦
手機成癮症是行為成癮,是指長時間(每天超過兩小時以上)依賴於玩手機,表現為坐車玩手機、開會玩手機、吃飯玩手機、睡覺也玩手機,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玩手機。戒斷時常出現煩躁、困惑、焦躁、易怒、不安、緊張、驚慌、猜忌、生氣、孤獨、依賴、消沉、神經質、偏執等情緒。你對智慧型手機成癮嗎?專家列出六大警訊,如果發現自己有下列狀態應特別小心,盡快改善,以免手機成癮症◦
1.一直沒來由地查看手機
2.以為手機不在身邊,就會焦躁不安
3.會為了花時間玩手機避開社交互動
4.很容易因電子郵件或app的推播提示分心
5.用手機太久導致課業或工作表現退步
6.半夜醒來查看手機
改善小叮嚀:1.家長以身作則,上課、工作、用餐、走路時不用手機◦
2.特定時間查看信箱、臉書、推特等,但不要超過一小時◦
3.假日安排休閒活動,增進親子關係,避免宅在家中◦
4.睡覺前關機,避免因手機的震動和音樂影響睡眠品質◦
5.發現因手機造成焦慮、失眠、情緒憂鬱、人際互動變差等情況應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