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炎炎夏日,食物的保存較不容易,細菌容易滋生,加上蒼蠅、蟑螂繁殖迅速,容易污染到食物。像是坊間所販賣的生魚片,在購買時需先觀看生魚片是否新鮮,以及其製造環境是否清潔等,若製作者衛生習慣不佳,都可能引發腸胃炎。
在家處理食物時,應用清水徹底洗凈食物,將食物煮熟後再進食。從冰箱內取出的肉類和豆製品等熟食,要徹底加熱再食用。在處理食物及進食,應將雙手洗乾淨。熟的食品放置時間不要過長,盡量避免存放剩餘食品。如要保留吃剩的飯菜,應冷藏保存,再進食前需徹底加熱,若懷疑已經變質,應立即倒掉。
生食一定要確保新鮮、清洗乾淨。新鮮的蔬菜、水果應多吃,提供充足的纖維、水分、維生素及礦物質,保持均衡營養。各種清涼飲料、冰品在夏日最受歡迎,但要注意清潔衛生及熱量,適可而止。
外出就餐應去信譽可靠的餐館,盡量少吃或不吃生海鮮,以免引致腸胃不適;不要誤信鹽、醋、酒及芥末等具有殺菌功能。
炎熱的天氣往往讓人食慾不振、腹脹不想吃東西,因而造成倦怠、體力衰退。可攝取能增加腸內益生菌的食品,如優酪乳、養樂多等,有助消除腹脹、改善食慾以及保護腸胃等。
而不同年齡層有不一樣的誘發因素導致腸胃炎。如老人生活比較節儉,剩菜剩飯捨不得扔掉,甚至變質了還要吃。有的老人則不注意食品的保存期限,或是覺得剛過期的食品沒什麼不安全,可以吃。兒童約束自己的能力差,常常受街邊小商販的誘惑,購買和食用外觀漂亮,但並不新鮮的食品。有的孩子在沒有家長看管的時候,任意選擇食品,進食無規律,進食過多或過雜,導致腸胃受不了。而一些青壯年男性則多因暴飲暴食誘發急性胃腸炎。以上的誘發因素若多加注意,也可減少腸胃炎的發生。
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症狀是上吐或下瀉,有時會合併腹痛、發燒、腹脹等症狀。一般而言,腹瀉大半會自然停止,可是如果太厲害了會脫水,而傷及重要器官及人體功能。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是急性腸胃炎恢復的重要關鍵。恢復期時也應少油脂類的食物,飲食宜清淡。當然打點滴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口服含有醣類,如寡醣的運動飲料,也常是有效的方法。
夏季急性腸胃炎主要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如果出現噁心、嘔吐、腹瀉不止、發燒等情況,要儘快就醫。高度傳染性的個案,排泄物需要隔離。急性腸胃炎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但對老年人或免疫不全的人,則可根據醫師經驗,早期來使用抗生素,以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