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知識
近日媒體報導於電影中號稱為國寶的演員--茂伯心肌梗塞辭世,加上最近天氣驟降,而且日夜温差大,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猝死。呼籲體質較差或有慢性疾病者,除了因應保暖外,應諮詢心臟科醫師檢查預防避免心臟病發。
心臟病是常見疾病,也是重要的死因。心臟病常常是突發性,陣發性,沒有明顯誘因或預警。心臟病最可怕是突然心臟病發猝死。很多心臟病在靜態或休息狀態下亳無症狀,但活動或刺激後才發病,所以一般健康檢查並不容易查出心臟病,故此心臟病需心臟科醫師檢查治療。
心臟病的症狀:
缺血性心臟病:
常見心臟病。心臟主要由心臟肌肉組成。心臟是由主動脈分支出來的左右冠狀動脈來供應血液(氧氣和養分)。當心臟血管(冠狀動脈)硬化狹窄阻塞,或由於高血壓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心肌肥大,貧血,活動或運動過劇,吸煙等等因素時會引起心肌氧氣和養分供應不足的現象(心肌缺氧現象)。 當心肌缺氧嚴重時會引起胸痛(狹心症),抑制心臟收縮(心臟衰竭),損害心臟傳導系統(心律不整)等,稱之為「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心臟病」。
當有缺血性心臟病時,一般是前胸有壓迫感或不舒服感,亦可發生在下巴,左肩,左臂,上腹等部位,通常是短暫(約數分鍾)的,特別是在活動過劇,情緒緊張,天氣轉變,抽煙等後發生。休息或口服舌下硝酸甘油片後症狀會緩解,稱之為「穩定型心絞痛」。若心絞痛強度及頻率增加,小活動或休息時也會發作時,稱之為「不穩定型心絞痛」。若是持續半小時以上的劇烈胸痛,併呼吸困難,冒泠汗,嘔心嘔吐,暈眩,虛弱, 臉色蒼白等,稱之為「心肌梗塞」(心臟血管完全阻塞導致心肌壞死)。
因為心肌梗塞是最嚴重之缺血性心臟病,即時死亡率極高,所以病患若有持續性或厲害的胸痛、盜汗、四肢冰冷、臉色蒼白、虛脫等情況時,應即時馬上就醫撿查及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患者需馬上就醫,否則在短時間內可能心臟病情惡化,休克而致死。
「缺血性心臟病不是小病,發作起來可以要命」。所以絕大多數穩定型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需長期追蹤治療,若是心肌梗塞患者,更需終生追蹤治療。所有缺血性心臟病病患應絕對遵從醫師指導,按時檢查及服藥,並配合減少危險及誘發因素如:戒煙,飲食控制,適當運動,控制生活緊張及情緒壓力,避免過度操勞,缺乏休息和睡眠,保持理想體重。若有感染,高血壓,腸胃道出血等情況時應及早就醫處理等等。
心臟病的危險因素: